新闻直报员供求信息会员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三个月两登《自然》!探索未知,他们在材料世界里“叠乐高”
文章来源:贤集网     更新时间:2023-10-07 15:09:02
金秋九月,是丰收的季节。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的林君浩团队迎来了好消息。



他们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力波团队的最新合作成果在9月6日成功在《自然》上发表,揭示了他们在二维范德华超导异质结的晶圆级生长及其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这是林君浩团队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的又一篇《自然》。就在6月,《自然》刊登了林君浩团队与合作团队在高熵合金纳米颗粒方面的最新成果。



在林君浩看来,一系列突破性成果频繁涌现,是作为科研工作者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其中有重复的枯燥,有等待的忐忑,也有收获的喜悦。探寻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会带我们走向更远的地方,这便是科研的乐趣。”



因为好奇,所以探索;因为好奇,所以坚韧;因为好奇,所以热爱。对林君浩而言,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是引领他在漫长的科研路上不断前行的明灯。



仰望星空,他以用科技撬动世界变革为己任;脚踏实地,他更潜心研究解决基础科学种种难题。作为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党委书 记、副教授林君浩获第二十四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



“勇攀学术高峰,做全世界不敢想象的东西”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是镌刻在深圳这座城市、融入深圳人血脉的精神特质。“任何事情你都要去拼一拼,说不定就成了。”这是他来到深圳后最大的感受。



2018年,南方科技大学成为林君浩科研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此前,林君浩研究的是基础科学,探索前沿技术原理的可行性与先进性,但离实用性与产业化仍然有一段距离。来到南科大的第一时间,他便组建了先进低维材料实验室,开展新型超薄半导体与磁性材料的研究。



想象一下,如果以后的手机像纸一样轻薄,却能储存超出目前5-10倍的信息量,该有多神奇?利用材料革新进行新一轮的信息革命,这是林君浩和团队研究的“终极目标”。



然而,这意味着要不断缩小元器件的尺寸,逼近物理极限产生的结构不稳定性,也是困扰世界上所有科学家的一大难题。



“勇攀学术的高峰,去做全世界都不敢想象的东西。”南科大校长薛其坤的话一直鼓舞着林君浩。只有提高原创能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才能解决“卡脖子”问题,占据发展的“桥头堡”和“制高点”。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作为实验室课题组带头人,他和团队用了几年的时间,首创了一套设备系统,将整套材料生产线都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充满惰性气体的环境中来完成实验。这项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申请了10余项专利,获得国际科学界的认可,也让林君浩得到深圳市“孔雀计划”高层次人才等项目的支持。



“深圳鼓励年轻人敢于尝试的同时,也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让我们有信心把以前的不可能、不敢想,甚至是一些梦幻的场景应用,通过我们掌握的技术一步一步实现。”林君浩说道。近年来,林君浩在《自然》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因其在新材料领域有大量的原创性成果且具有明显的科学引领性,他成功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1中国区榜单。



在材料世界里“叠乐高”



二维(2D)vdW 异质结构被认为是探索二维物理和器件应用的最佳路线。多层 vdW 异质结构由超导体、半导体、铁磁体和绝缘体等基本构件在实验室组装而成,其具有显著的灵活性,可以设计和创建具有现有材料无法达到的功能的结构。在叠加元件的组合中,vdWSHs 尤其受到关注,它是由 2D 超导体与其他材料叠加而成。二维 vdWSHs 的高质量制备为创造超导邻近效应、约瑟夫森结、超导二极管和基于马约拉纳的量子计算提供了平台。



二维超导异质结中的二维超导材料层,如NbSe2等,由于结构不稳定,很难在二维异质结中直接通过生长集成,因而成为二维范德华超导异质结大规模制备的关键难题。在9月份的《自然》文章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高温到低温”的逐层生长策略。林君浩课题组与合作团队为了克服这个问题,通过巧妙设计二维异质结中每一层的生长环境,使其生长温度均低于前序层,从而实现了高质量的可控多层范德华超导异质结(vdWSH)晶圆级生长。该方法能够精确地控制vdWSHs中二维超导体材料的层数,并通过球差电镜表征证实了多层体系的高质量堆叠结构。



这是林君浩这些年一直在二维材料方面耕耘的最新成果。“二维材料其实对应的就是三维材料的简化版本。我们把三维材料比作一个盒子,如果把这个盒子压到像一张纸一样扁,就可以叫做二维材料。而在这个压扁的过程,或者说它一层一层剥开来的过程,大多数材料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这个工作其实是发展了一种新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了二维超导体材料的稳定生长,并能在晶元上面生长到非常大面积的尺寸。”林君浩解释道。



“可以这样说,在追寻大尺寸的材料的生长上,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一般来说,大家其实都是从三维到二维,而我们实际上是一层一层往上去生长,每一层的条件都控制得非常好,这个堆叠的过程有点像叠乐高积木。所以我们现在能长出来一个很多二维材料堆叠在一起的、高质量而且大面积的人造二维材料。”



林君浩介绍,此次发表的文章突破点首先是把这个“乐高积木”第一次搭造到晶圆级的,可以直接与现代的硅工艺进行集成,产业化的前景比较乐观。另一个突破的地方则是他们优化了这个堆叠的控制过程,引进一些新的二维材料元素,使这个过程变得更稳定。



沿着二维材料方向,林君浩与团队正在尝试叩开物理世界新的大门。2018年来到南科大之前,林君浩研究的是基础科学,探索前沿技术原理的可行性与先进性,但离实用性与产业化仍然有一段距离。来到南科大的第一时间,他便组建了先进低维材料实验室,开展新型超薄半导体与磁性材料的研究。



“其实我们是以超薄磁性材料为切入口,总结了这个领域里长久存在,但是没有什么人触碰的问题。”林君浩相信这一研究有非常吸引人的科技前景——如果以后的手机像纸一样轻薄,却能储存超出目前5-10倍的信息量,那将带来什么样的信息革命?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逼近物理极限产生的结构不稳定性,不断缩小元器件的尺寸。



尽管还有众多未攻克的难关,但利用材料革新进行新一轮的信息革命的远大目标,仍然值得憧憬。



多年搭建的实验仪器成了“独门武 器”



近年来,二维范德华异质结构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最广泛使用的制备方法是将机械剥离的微米级薄片堆叠,但这一制备过程无法扩展到实际应用中。尽管使用不同的堆叠组合,可以制备成千上万种二维材料。但几乎没有任何大型的二维超导体可以完整地堆叠成 vdW 异质结构,这极大地限制了这类设备的应用。



在林君浩看来,对仪器的使用,是科学研究非常关键的一环,正是发挥出了先进仪器的关键作用,课题组才在最近迎来了科研成果的“井喷”。而这三个月内的两篇《自然》,正是这样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在先进低维材料实验室,各种功能的手套箱连接在一起,这就是林君浩课题组用数年时间搭造起来的科研“利器”。9月份《自然》文章中,与手套箱结合的原子结构表征结果在揭示薄膜生长机制和结晶程度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此前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同样离不开这套仪器的“加持”。



“从样品生长一直到结构的表征性能测试,我们都把不同功能的仪器集结在一起,将整套材料生产线都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充满惰性气体的环境中来完成实验。”在实验室里,物理系研究助理教授侯福臣介绍,他是此次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搭建仪器的过程是起步最艰难的时候。侯福臣说:“刚开始搭建实验室那两年,很多仪器都是林老师和我到处找厂家,甚至请好几个厂家一起过来开会,讨论这些仪器怎么搭建,一点一点拼凑搭造起来。”而利用这套仪器,这项研究申请了10余项专利,获得国际科学界的认可,团队也得到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等项目的支持。



正应了那句“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套仪器顺利运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如今,利用这套仪器产生的成果正在渐渐浮现出来。除了最近的两篇正刊,还有几项也颇有分量的成果也正在投稿流程。在磨合期后,课题组正迎来收获的季节。



带领课题组成员奔赴无限未知



林君浩课题组的成员们经常打趣,自己不仅是科研人员,还是“工程师”“包工头”。从无到有的实验室打造以及仪器设备的搭建调试过程,让他们在不断重复的实验中锻炼出了动手能力,收获了丰硕成果,也有了把自己名字写在世界顶刊上的底气。



在6月和9月的两篇《自然》文章中,博士生王刚主要负责材料高分辨结构表征和元素分布检测方面的工作,如今作为博士后的他继续留在课题组。作为林君浩老师在南科大带的第一批学生,王刚参与到了实验室的规划设计与设备搭建工作中,特别是在搭建其课题组实验室独具特色的手套箱互联系统时,时常需要动手组装与改造设备。他表示,在课题组的几年里,无论是科研逻辑还是理论知识都得到了许多提升,而参与实验室的建设,更是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为他后来开展实验工作大有助益。



同样作为林君浩课题组的第一届博士研究生,郭增龙见证了实验室从空荡荡到塞满仪器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林君浩老师对细节的把握和对仪器极致状态的追求,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明白自己不仅只是一个设备的使用者,也是一个从原理上理解设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设备进行改造的工程师,让实验设备能够更大的发挥作用。”



郭增龙说,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林君浩老师时常教育大家要学会用批判性的思维,不迷信教科书和高水平的论文,尝试从别人的工作中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接下来,林君浩课题组还有更多的计划,他们的一系列成果也正在提交。“支撑你在科研事业中一直走下去的,永远只有一件事:就是你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心。”林君浩一直鼓励课题组的同学们,只有提高原创能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才能将那些不可能、不敢想的场景应用,通过掌握的技术一步一步实现。“希望我们的工作,有朝一日能成为牵动世界变革的动力。”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33498.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