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材料 > 市场分析 > 正文内容
2025年下半年化工行业:关注化工结构性机会和新材料成长机遇
文章来源: OFweek 新材料网     更新时间:2025-06-30 15:54:38
2025年下半年,化工行业在结构性矛盾与新兴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显著的分化与机遇。上海证券最新发布的投资策略报告指出,行业需重点关注景气上行的传统化工板块以及需求驱动的新材料成长赛道。

一、传统化工:供给侧改革下的结构性机会

当前化工行业面临的核心矛盾是传统大宗产品产能过剩与新兴领域供给不足并存。在政策引导的新一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三大细分领域景气度持续回升:

制冷剂:配额制驱动高景气我国已全面实施三代制冷剂(HFCs)生产与使用配额管理,供给确定性收缩。叠加2025年空调市场表现强劲(6月内销排产同比增长29.3%),主流品种价格大幅上涨:截至6月,R32、R134a价格分别达51,000元/吨和48,500元/吨,年内涨幅超18%。关注标的: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

钾肥:寡头减产推升价格

图片

全球钾资源高度集中(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储量占比超80%)。2024年底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协调减产10%,2025年Belaruskali再减产90万吨,推动国际氯化钾价格涨至286美元/吨(年内涨23.28%)。我国作为最大消费国(占全球25%),进口依赖度高,直接受益于价格回暖。关注标的:亚钾国际、盐湖股份。

农药:景气触底+供给侧改革加速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但近期安全事故(如友道化学爆炸)或加速落后产能出清。氯虫苯甲酰胺等品种因供给骤减价格暴涨26.7%,原药价格指数年内回升1.8%。叠加出口持续扩张(占产量85%),龙头盈利有望修复。关注标的:扬农化工、长青股份、利尔化学。

二、新材料:新兴需求驱动爆发增长

在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推动下,高性能材料迎来黄金发展期:

轻量化材料:PEEK与碳纤维

图片

PEEK材料:受益于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催化,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消费量近五年复合增速达42.84%,预计2027年达5,079吨。国产企业凭借氟酮原料自主可控(成本占比超50%),具备显著价格优势。关注标的:中研股份、沃特股份、新瀚新材、中欣氟材。

碳纤维:2025年需求预计增长18.7%至6.7万吨,风电、航空航天为主要驱动力。行业去库存接近尾声,价格有望触底反弹。关注标的:光威复材、中复神鹰、吉林化纤。

芳纶涂覆:动力电池安全新规的核心受益者2025年《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不燃不爆”列为强制标准,芳纶涂覆隔膜凭借耐高温(250~380℃)、抗穿刺、提升循环寿命30%等优势,成为理想解决方案。国内企业已突破产业化技术(如泰和新材中试线投产)。关注标的:泰和新材。

光刻胶:半导体国产替代关键环节全球市场规模2030年将达67亿美元,但我国高端KrF/ArF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2%。在半导体自主可控战略下,彤程新材、晶瑞电材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关注标的:彤程新材、晶瑞电材。

三、投资策略

景气上行板块:制冷剂、钾肥、农药龙头;

新材料成长赛道:PEEK、碳纤维、芳纶涂覆、光刻胶。

四、风险预警:不可忽视的灰犀牛

原油波动:布伦特油价若超90美元/桶,中游化工品利润承压;

技术迭代:固态电池若量产,芳纶涂隔膜需求或受冲击;

地缘政治:俄乌冲突升级或中断钾肥供应链。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研究所、百川盈孚、IFA核心观点:传统周期品抓“供给侧出清红利”,新材料掘“技术突破α收益”

四、结语

2025年的化工行业,正在上演一场“产能重构”与“技术革命”的双重变奏。制冷剂、钾肥的景气周期由政策与资源掌控,而PEEK、芳纶涂覆的成长故事则由产业升级书写。投资的关键,在于识别哪些企业能从“产能优势”进化为“技术话语权”。当传统化工拥抱新兴需求,周期与成长的边界已然模糊——这或许正是新一轮价值重估的起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