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数智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被誉为“工业血液”的工业气体行业也不例外。处在数智化转型的临界点,该行业的一线企业该如何转型升级?在11月13日于成都举办的“2025数智领导力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人工智能(AI)正成为重塑产业肌理、重构组织基因、重新定义领导力的核心变量,工业气体行业应主动拥抱AI,加快探索AI在行业的深度应用。
数智领导力成为进化新引擎
当前,AI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AI应用组副组长蓝婷指出,如何平衡技术应用与气体行业发展规律,如何构建AI时代的企业数智领导力,成为全行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AI是一项技术,就一定要带来生产力的提升集成,它与传统的技术工具相比,会带来生产力的超级增长。”中国气体行业数字人工智能百人会会长、中工数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裁霍绍由认为,AI必将从单模态走向多模态,实现复杂场景下的智能决策,构建数智化领导能力。
数智领导力带来管理思维新范式。湃越咨询领导力研究院院长孙敏强调,智能体作为未来的数字组织,通过价值力、场景力、数智力、组织力和变革力构建起数智领导力的模型,打破传统管理思维的困境,将智能调度生产规模,动态协同供应链网络,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
孙敏说:“AI是时代红利,但要分场景精准应用。企业数智化转型是价值、场景、能力、组织和变革的闭环,缺一环就行不通。这也是数智化转型失败率高的原因。”
国产操作系统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就存在AI融合滞后的问题。宝信软件行业总监赵立举例说,目前空分行业的操作系统国产化率还不高,国产操作系统AI调度、智能服务应用初级,缺乏“操作系统+AI”的深度整合方案,这就需要行业加强与AI的深度融合。
气体行业数智转型是“必答题”
卓创资讯资深分析师孙海霞预测:“明年气体行业市场增长逐渐放缓,产能利润率下降,对企业降本增效提出了新挑战,这让数智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她分析道,数智化转型推动气体行业格局持续优化,气体领域有望进一步拓宽,带动企业延伸现有产业链。
甲佳智能产品总监张列介绍,AI技术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预测性维护、智能排产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提高产品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次品率并优化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在能源管理上,AI技术能够对工厂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通过预测分析和智能控制降低能源消耗。此外,在安全管理和决策支持方面,AI技术也可以有所贡献。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忠建透露,协会正在策划制定“中国气体行业数字人工智能系列标准”,坚持“急用先行,成熟先立;试点示范,验证标准;生态共建,协同推进;动态更新,迭代发展”的原则,优先制定行业最迫切需要的标准,在基础性层面制定术语与框架、数据资源标准,在应用性层面制定生产与运营管理、供应链与物流、安全与环保标准,开展龙头企业AI应用试点,在实验中验证标准科学性与可行性,推动气体行业顺利迈向数智化新阶段。
““AI+”应用实现多点开花
“王忠建指出,AI在气体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已落地多家企业,在运营管理、安全监测等方面都得到有效提升。
“甲佳智能研发的钢瓶自动检测和包装解决方案,应用传感监测技术、机器人+3D视觉拍照检测技术、RFID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配备信息化系统,利用自动化设备检测钢瓶重量、自动核准阀门缺陷、自动套装等,形成云网端一体化设备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性,并且能够兼容不同规格的钢瓶,实现柔性化生产。”张列介绍。
“秦风气体也构建了以“六大统管”为基础的全业务数智化生态体系。该公司副总经理武文介绍:“秦风气体通过智慧能效管理平台APC实时调控空分装置运行参数,引入空分装置仿真模拟操作系统OTS,为操作人员提供沉浸式培训环境与工艺优化模拟平台,同时,初步开发液体智能定价系统,实现市场动态与成本数据的智能匹配,提升液体收益,形成‘监测、分析、优化’闭环管理。”
宝武清能数字化总监杨玲指出,宝武清能在空分工艺安全监测方面应用AI,对气体状态进行实时精细化监测,通过AI算法预测泄漏态势、诊断设备故障等,运用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决策支持机器学习模型,多源分析气体浓度、温湿度和设备运行状态等,提升分析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