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化工装备与仪表 > 国内新闻 > 正文内容
渤海钻探三钻 、二录井降本增效 井下作业破解安全生产难题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更新时间:2025-08-25 16:30:24
8月20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获悉,近日,在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70318钻井队党支部开展的形势任务教育和“开源增收 降本增效”大讨论活动中,职工们转变观念、积极发言,围绕设备保养、成本控制等提出建议。
 
 
 
今年下半年,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持续以“转观念、勇创新、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学习贯彻中国石油集团公司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将“过紧日子”思想融入到“强管理”实践,以形势任务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开源增收降本增效”大讨论激发内生动能,引领全员攻坚克难、提质增效。
 
思想破冰:形势教育统一行动步调。“省一分钱比挣一分钱容易!”在西北市场90022钻井队工作间隙,一场关于“开源增收 降本增效”的讨论热火朝天。该队党支部扎实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讲清讲透“长期过紧日子”“一切成本皆可控”的要求,引导全员认清形势,将压力转化为“细算账”的行动自觉。
 
这种思想统一源于该公司党委的推动。面对工作量缩减、竞争加剧的挑战,这个公司党委将形势任务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各级党组织层层宣讲,引导员工深刻思考“我的责任是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该怎么干?”,将公司部署与岗位职责紧密结合。7月22日,该公司组织开展大讨论,强调开源增收、降本增效是应对艰难环境的“必选动作”,要立足全局、系统谋划,构建高效管理体系,推动思想转变、压力传导和行动落实。
 
思想统一迅速转化为全员降本增效的行动。精益管理“抠”出效益。BHZ70003队将形势教育成果落在实处,创新实施材料管控“三道关”——源头设卡、过程盯防、区域定责,将“节约就是效益”的理念融入每个细节。从值班干部严审材料领用,到班后会盘点消耗,再到节超与奖惩挂钩,修旧利废、挖潜增效蔚然成风,修复旧设备节省约1.8万元,平均单井材料费节约5000元。
 
技术提速创效益。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指标体系,推动工程地质一体化。坚持“一井一策、一段一法”,新华油田刷新纪录16项,76队次日进尺破“一公里”。该公司西北项目部年累进尺突破20万米大关,通过高效钻头选型、优化钻具组合,生产潜能释放,日进尺上公里、英里、海里、2公里19井次。
 
从年进尺80万米的澎湃气势,到屡破纪录的技术突破,再到环环紧扣的精细管控,渤海钻探公司以深入扎实的形势任务教育统一思想,以“开源增收 降本增效”大讨论激发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朱婵偲)
 
渤海钻探第二录井 算好“三本账”降本见成效
 
8月20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获悉,在近日的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月度工作例会上,财务部门通报的成本管控情况让人眼前一亮。“截至8月中旬,变动成本同比下降10.4%,创近五年来最大降幅。”
 
 
 
党委专题研究定方向。在二季度生产全面铺开后,这个公司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系统分析成本整体构成,确立百元收入营业成本控制在89.07元以内的核心目标。通过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板块的深度解剖,逐项梳理人工、外包、材料等30项成本明细变化趋势,精准识别人工成本、承包商费用、材料费三大重点成本管控难点,明确降本主攻方向。
 
专业部门季度分析抓统筹。财务部门高质量组织季度经营活动分析会,建立精细化管控机制,以“百元营业成本89.07元”“边际贡献率49%”为红线,对成本异常波动及时预警。应用经营预测模型,结合市场动态与工作量情况,滚动预测未来3个月成本波动区间,为资源优化调配提供决策依据。
 
这个公司持续推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在冀中、山西煤层气等市场全面实施“2+N”“1+N”队伍配置,平均单队减少1.3人,减少用工125人。建立“日统计、周分析”的动态监测体系和快速响应机制,跨项目调配员工167人次,一线人员动用率保持90%以上高位运行。建立物资设备共享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精准反馈设备利用情况,同时推行内部有偿调拨,最大限度减少物资设备重复采购与闲置浪费。累计跨单位调拨物资设备59批次,节约购置成本163万元,仪器利用率同比提高13.4%。同时,各单位按照就近原则建立周转物资库,形成内部“一小时供应圈”,高效响应现场需求。
 
对重点物资严格执行报废前评估和清点回收,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工作。通过采取组装和零部件局部更换等方式,实现废旧物资设备的再生利用,节约设备采购、维修成本316万元。修复海外老旧综合录井仪12台,在玻利维亚项目盘活使用,有力提升了国际市场运营效益。(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卢曦)
 
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员工革新破解安全生产难题
 
8月18日,在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特种项目部员工在培训课上,讲解自研的气井带压井口设备载荷监测预警装置的优势。
 
 
 
近年来,这个公司持续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鼓励员工围绕施工需求揭榜领题、聚力攻关,让更多革新“金点子”结出实用“金果子”。同时,着力构建“创新苗圃”人才培养体系,广泛开展基层技术革新活动,通过创建“革新小组”、设立“创新工作室”、开设“淘金微课堂”等方式,为基层员工革新创造提供广阔平台。
 
“革新的目的在于解决影响安全生产、施工提速的瓶颈问题,‘实用’‘管用’是检验其成效的根本标准。”说起多年走过的革新之路,S04594队支部书记有感而发。这个队员工自制的排液出口防飞溅装置、原油化油装置、采油树提环等,获得公司“淘金行动”优秀奖。其中,简易填砂辅助装置,通过建立自循环进行填砂,节约了泵车费用;多功能罐液监测装置可以保证罐液连续,维持井筒液柱和地层压力平衡,保证安全施工。
 
革新创造的活力在基层,源头在员工,他们对日常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感受最深,对装备操作和作业流程的改进需求把握最准,更容易迸发出革新火花、结出革新成果。
 
带压作业结束后起管柱卸开油管瞬间,由于油管内压力作用,造成管内液体四处喷溅现象,如果油管内存有油气混合物,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员工创新团队经过反复试验、修改,设计了环保型管柱密封收液装置,将油管接箍起至密封装置内再卸开,这样油管内液体通过导流管、排液管进入储液罐,实现了全密闭空间回收液体,安全又环保。(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李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