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化工装备与仪表 > 国内新闻 > 正文内容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创新园区运营模式 崛起化工产业新高地
文章来源:大众网     更新时间:2025-09-23 09:26:43
在山东清泰环保水处理新材料项目的标准化车间里,负责人梁帮骏查看着即将下线的产品。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他信心十足:“这边投资建设的厂房规划产能15.2万吨,满负荷生产之后可以实现年产值8个亿。”
作为水处理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扩张之路并非只有单一选择。经过企业的综合考量,他们将目光定向了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成为了首批方舟创园(临港)新型化工产业园的入驻企业。“过去我们自己建厂,从拿地到投产至少要两年时间,在这里四个月就能开工建设。”山东清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帮骏告诉记者,作为首批入驻企业,项目从开工到试生产仅用了10个月,比行业平均周期缩短了60%。
破解难题,探索集约发展新路径。梁帮骏的这份“高效”,源于园区的一场“模式革命”,这场“革命”的起点,是对行业痛点的精准破解。近年来,国家对化工园区规范化要求持续升级,从安全、环保、土地利用等多维度抬高入园门槛,越来越多的小微化工企业面临入园难问题。方舟创园(临港)新型化工产业园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创新“园区变企业,一个企业多个项目”模式,为小微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我们建设标准化的车间及配套设施,招引高端微小化工项目入驻,通过方舟节约共享的模式,降低入园门槛,同时土地利用率提高,亩产税收可达原先的2到3倍,税收可达40万元每亩。”方舟创园(临港)新型化工产业园HSE部经理丁武剑介绍道。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园区不再扮演传统的“房东”角色,而是成为了一个统一的运营管理主体,对安全、环保等进行一体化、专业化的集中运营,该模式已为企业节省70%的初始投资,让入驻企业可以实现“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专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
严管厚爱,打造高质量发展“生态圈”。记者了解到,方舟创园(临港)新型化工产业园一期项目占地147亩,总投资5.5亿元。其物理空间有限,但通过精准筛选和高效运营所释放出的能量却是巨大的。园区严把入园关,对入园项目的创新技术、专有配方、项目市场规模、工艺装置占地等多个维度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旨在打造一个以安全度高、环境友好、产品附加值高为特点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为了园区的后续发展,我们还实行清退机制。”丁武剑表示,“对于后期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将予以清退,清退后闲置的厂房用于招引高质量项目,这样园区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腾笼换鸟’的动态优化机制,确保了园区始终保持活力和高质量的发展水平。”
智慧赋能,塑造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为帮助入驻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方舟创园(临港)新型化工产业园签约绿色化工“产学研”联合创新基地,为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落地提供支撑,打造园区项目集约化科技转化平台。同时,由方舟创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及多家园区共建临沂市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集中攻克共性技术难题。
“我们充分发挥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以及专业团队的资源优势。”丁武剑介绍,“通过信息化建设智慧管理平台,大幅提升项目整体管理维度和效率,着力打造全国示范性化工园区的发展模式。”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方舟创园一期已成功入驻10家优质化工项目,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一期的良好开局为二期扩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规划,方舟创园二期总投资 20.5 亿元,预计2026年12月竣工,建成后可容纳25个高附加值化工项目。一、二期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 亿元、税收 3.7 亿元,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放大。
从模式创新到“腾笼换鸟”的动态管理,方舟创园不仅实现了土地集约、企业集聚、产业升级的多赢局面,更标志着一个创新活力迸发、高质量发展要素齐备的化工产业新高地,正在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加速崛起。(通讯员 王亚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