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举办。现场人潮涌动,各大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观众们争相目睹机器人的“进化”水平。从守护高危作业的工业机器人,到塑造灵巧身躯的新材料,这里刮起了一股“化工风”。
穿梭于展馆之间,一批可用于化工行业的“安全卫士”引人注目。 诺力股份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联合研制了具身智能化工取样机器人“诺宝Ⅱ号”。该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在精细化工生产领域中,部分生产过程会产生特殊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取样环境具有潜在风险。而“诺宝Ⅱ号”可替代人工取样,以“特种工业安全员”的身份融入生产体系,降低安全风险。 山东国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轮式防爆巡检机器人、防爆侦检机器人、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等多款产品。其中,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集成至少6种有毒及可燃气体探测能力,具备智能避障、自降温喷淋功能,在浓烟火场中也能精准定位火源,已在中石油、中石化开采现场和仓库以及危化品生产现场等领域应用。 在中信重工展区,特种作业、安防巡检等多类机器人集中亮相。其中,履带式人形智能监护机器人凭借气体探测、音视频分析与自主导航能力,可以实时监护作业人员及环境安全,适用于化工厂、油罐区等危化环境。 人形机器人灵活的动作和高效精准的操作都离不开化工新材料的助力。 中国电科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70厘米,体重却只有75千克,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身高1.76米,还能够完成灵活摸地、极限下蹲、远距离抓取等高难度动作。它们的成功“瘦身”离不开碳纤维聚醚醚酮(PEEK)材料的加持。该材料融合了PEEK树脂的耐腐蚀、易加工与碳纤维的增强效果,重量远低于金属,强度和刚性却可媲美钢材,应用于机械臂、关节、轴承等核心部件,可实现机器人的轻量化制造。 灵巧手及配套传感器也是此次展会的亮点。兆威机电的DM17系列灵巧手被详细拆解,展示着17个微型电机的精妙协作;强脑科技展台上的Revo2灵巧手仅重383克,但能稳稳提起20千克的重物;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机器人的指尖能精准弹奏古筝等弦类乐器。记者发现,自由度和轻量化是灵巧手关键的技术指标,而腱绳传动系统以其轻量化和灵活布局的优势成为高自由度灵巧手的主流方案,与传统的扭力弹簧不同,腱绳材料用超高强度纤维替代传统钢丝,进而驱动关节顺滑运动。 此外,硅橡胶也是灵巧手的重要配件。在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展区,一款视触灵巧手令人称奇。其类人手指覆盖着弹性硅胶层,内部集成了高分辨率的微型相机。当灵巧手与物体接触时,相机能敏锐捕捉硅胶层的微小变形,精准计算出接触位置和力度等信息。这层“硅胶皮肤”赋予了机器人近乎人手的细腻触觉与力度控制,让它能“温柔”地抓取气球、旋拧瓶盖。 化工材料的赋能还在拓展着机器人的应用边界。在焜傲机器人(成都)有限公司的展台前,观众们正排队体验艾灸机器人。机械臂通过3D视觉精准定位穴位,如同老中医般娴熟。更妙的是,它创新应用了石墨烯净化技术,能即时清除艾灸产生的烟雾,只保留艾草的芬芳,解决了传统艾灸烟雾缭绕的痛点。 在化工生产中,智能机器人正成为不可或缺的安全屏障;而在机器人飞速进化的征途上,化工新材料则提供了物质支撑。化工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相互成就,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