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有机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吉水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更新时间:2025-09-23 10:56:33
        “远醇001”实现甲醇清洁能源与锂电储能的高效协同
 
        9月12日,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在杭州钱航船舶修造厂成功吉水。这艘船舶搭载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自主研发的醇氢电动系统,标志着甲醇作为液态新能源首次实现航运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为我国内河航运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据悉,“远醇001”是一款融合液态新能源动力与智能控制的集散两用船,载重1500吨,单次补能续航近1500千米。该船配置2台280千瓦甲醇发电机组、2套258千瓦时锂电池组,通过直流母线变频电控设备实现并网,驱动2台150千瓦推进电机。该智能船舶可实现4种运行工况(高效、环保、节能、舒适),可依据运行特点进行灵活切换。直流组网技术与多工况设计,实现了甲醇清洁能源与锂电储能的高效协同。
 
        长期以来,我国内河船舶大多依赖柴油动力,制约了行业转型升级。为此,我国正加速推进内河航运能源转型。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推动LNG、甲醇动力技术在中大型船舶、中长距离运输场景应用”。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郭磊介绍,“远醇001”搭载的远程创新动力核心使用甲醇液态新能源,可实现能源的全生态链零排放。船只融合直流组网与多工况智能能量管理技术,形成“甲醇—电—智能控制”的创新路径,既大幅提升能效,又显著降低污染物排放,并通过延长电池寿命和降低能耗优化全生命周期成本,证明内河船舶可以更清洁、更安静、更经济地运营。
 
        从减排角度看,醇氢电动船舶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满足中国船舶二阶段及IMO TierIII排放标准,相比同排量中国船舶二阶段排放柴油机,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均下降99%,一氧化碳下降98.6%。从经济性角度看,对比同类型柴油船舶,醇氢电动船舶单公里能耗为5.3升,能耗成本下降42%以上;醇氢电动船舶续航里程高,且初始购置成本低,对比主流3000千瓦时级换电纯电船舶,每年可节约能源费用42万元。
 
        郭磊表示,目前搭载远程醇氢电动系统的船舶已陆续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江流域、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等流域进行推广,将引领内河绿色航运迈入“醇氢时代”。数据显示,我国内河航行船舶总量14.59万艘,其中新能源内河船舶仅1000艘,升级换代空间巨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