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装载着宁德时代新能源锂电池和万华化学化工产品的海杰航运(香港)有限公司旗下的“伊斯坦布尔桥”号集装箱船,顺利完成在福州港江阴港区的首次靠泊作业,经由宁波前往北极航线。至此,福建省生产的化学品有幸见证首条“冰上丝绸之路”中欧“北极快线”首航。
“伊斯坦布尔桥”号从江阴港区出发后,取道北极东北航道,挂靠港序覆盖青岛、上海、宁波、英国弗利克斯托、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波兰格但斯克等重要港口。全程仅需19天,较中欧班列节省7天,比传统苏伊士运河航线节省20天以上,为即将到来的中欧圣诞贸易季及欧洲化工、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原料供应提供新的物流解决方案,一举实现北极航线参与欧亚海运通道国际贸易的重大突破。
“新航线开通后,船舶班期增多,企业通过福州港出口到欧洲的货物运输计划的选择更加丰富。”中国福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肖斌说。据了解,近年来,福建省锂电池出口呈现井喷式增长,尤其是出口至欧洲的贸易方向。来自厦门海关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福建省锂电池出口欧洲352.38亿元,同比增长26.78%。
“北极快线”的开通也为中欧之间的物流通道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与中欧班列和传统远洋航线形成互补,显著增强了跨境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按计划,“伊斯坦布尔桥”号将于10月8日起陆续抵达弗利克斯托、鹿特丹、汉堡等欧洲主要港口。
“海杰航运选择福州港江阴港区作为该航线在福建的唯一挂靠港,充分体现对港区在服务新能源及危险品货物方面综合能力的信赖。”福港集箱业务发展总监滕立波介绍说,江阴港区拥有福建省首个规范化的危货集装箱标准堆场,为确保此次任务万无一失,港区为这批锂电池产品定制了“全链条安全管控方案”,保障每一个“大型充电宝”都能安全高效装船。
海杰航运表示,将基于北极航线(夏季窗口)与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航线的动态切换,全年为中国至欧洲基本港提供快速、稳定的运输服务。
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对中国乃至全球贸易格局都具有深远意义。从经济层面看,它将大幅缩短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货物周转效率。从地缘政治角度考量,北极航道的开通将减少中国对传统欧亚通道的依赖,降低因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物流受阻的风险,为中欧贸易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物流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