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产业链将工业生产连点成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而名牌产品,则是产业链上的闪光点,对于促进产业链良性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期策划,我们选取山东重工集团、山钢集团日照公司、鲁商福瑞达、华鲁恒升、烟台东方航天港和泰安市高端化工产业链等六个对象,解锁它们建强产业链、打造好品牌的成功密码。
文|本刊记者 巩聪聪
记者从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重工”)获悉,2025年上半年山东重工实现利润总额149.7亿元,同比增长6.9%。不仅领跑装备制造全行业,更稳居山东省属企业第一位。其中,新能源重卡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创出了销量2.4万辆、同比增长232%的好成绩,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首位,体现了山东重工新能源品牌的强劲发展态势。
“硬核”成绩单背后,是山东重工加快新能源战略转型的坚定步伐,特别是发挥集团产业链整车整机牵引、动力系统带动的链合创新优势,协同全集团资源及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跑出绿色智造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潍柴全球配件分销中心
品牌引领,合力做强绿色智造产业链
“山东重工正加快推进新能源战略转型,构建从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装备、工业叉车到动力系统的新能源产业链,展现了领先的竞争优势、强劲的增长动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3月28日,山东重工潍柴集团“新质新动力 向电向未来”主题新能源战略转型推进会上,山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山东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满慎刚满怀信心地表示。
高歌猛进的市场趋势对这场转型给出了最好的反馈。当地时间7月15日,由智利交通和电信部组织的山东重工旗下中通客车895辆N系纯电动客车交付仪式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该批订单将全部投运于智利圣地亚哥大区公交系统。作为全球最早布局新能源客车研发与推广企业之一,中通客车凭借可靠的产品和定制化的服务解决方案,赢得了智利政府和市场的信任。
这是山东重工新能源品牌畅销海外的一个缩影。“我们以大客户、大订单为‘开路先锋’,持续提高全球市场销量,扩大‘山东制造’品牌影响力。”中通客车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兴富表示。
作为山东重工大家族中的一员,中通客车充分发挥组团出海优势,依托集团资源协同平台,与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等兄弟企业一起,优化资源配置、渠道布局,合力做强绿色智造产业链,叫响山东重工新能源品牌。
山东重工旗下潍柴集团,如同一颗强劲的“绿色心脏”,为整个集团的新能源整车整机提供澎湃动力。其产品线覆盖电池、电机、电控全领域:100余款电池产品电量覆盖2-1000kWh,30余款电机产品功率跨越60-600kW,20余款电控产品额定功率覆盖100-350kW。这为山东重工整车产品布局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依托雄厚技术支撑,山东重工打造出覆盖全场景、全技术路线的强大产品矩阵:中国重汽实现了牵引、自卸、搅拌、环卫到轻卡的全系列新能源产品覆盖,技术路线囊括充电、换电、混动及氢燃料,创新开发的双电机两挡电驱桥在高速重载工况下表现卓越,使整车降重203千克,续航里程提升8%以上,直击新能源商用车续航焦虑的核心痛点,300kW氢燃料车型性能更是领跑全国;陕汽重卡推出革命性新能源2.0产品,重磅发布全自主三电“智汇”品牌,旗下智汇600/500/400三大系列覆盖8大细分市场,其搭载的“潍柴电池+法士特AMT+汉德电驱桥”黄金动力链,实现了三电软硬件的完全自主掌控,整车经济性、可靠性树立行业新标杆。
市场硕果印证绿色转型成效。不仅是重卡,山东重工新能源产品在国内外多点开花,跑出了整车整机新能源业务发展加速度:上海200台新能源轻卡交付;潍柴甲醇矿用挖掘机动力成功交付新疆,开启绿色甲醇产业“链式发展”新空间;中通客车·沙特阿布撒哈德集团万辆级战略合作伙伴签约⋯⋯
从潍柴(烟台)年产能50GWh的新能源动力产业园拔地而起,到覆盖多元应用场景的绿色解决方案——山东重工以“技术+产品+模式”的创新组合拳,不仅实现了自身新能源业务的进阶腾飞,更在行业掀起一场势不可挡的绿色风暴。
链合创新,持续攀登“硬核重工”新高峰
7月26日,“廿载同心 链启新章”主题潍柴后市场产业化发展20年交流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潍柴发动机全球保有量超过600万台,服务站超过5000家,中心库80余家,带动一大批合作伙伴实现高质量发展。山东重工的产业链引领力由此可见一斑。
曾经,在装备制造行业,高端化、大型化设备是国外品牌的天下。因为越高端、越大型的设备意味着更高的研发投入、更复杂的技术性能、更稀缺的产业链支撑,这是利润的核心来源,更是产业升级的关键。
国家和产业的需求就是山东重工科技创新的方向。山东重工坚持高水平自立自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永不懈怠、永立潮头、永争第一,做孜孜不倦的攀登者、奋斗者、攻坚者,持续创新、勇攀高峰,为科技强国贡献重工力量。特别是在发挥集团产业链整车整机牵引、动力系统带动的链合创新优势基础上,协同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上半年,山东重工与采埃孚、丰田、AVL、FEV、京东、中国中车、中国物流集团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战略合作、共赢发展,持续链合全球行业顶尖资源,坚持产学研用融合,推动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海外创新中心、研发应用共同体为核心的创新矩阵提能升级。
以链合创新为基础,山东重工走出了一条攻坚、创新、升级的系统攀升之路。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5月9日,潍柴矿山动力第二代新品发布,标志着潍柴打破了大型矿用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国际垄断,按下行业自主可控进程“加速键”。发布涵盖适配矿挖、刚性矿卡的M系列大缸径矿用产品,配套矿挖、宽体车的H/T系列产品,M平台产品具有5000米高原适应能力、综合油耗比竞品降低5%、20000小时大修周期、多种燃料适应性等竞争优势。目前,已配套超1700台运营车辆,批量运行时间超24000小时。
创新,持续抢占价值链制高点。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旅游客运市场产生了新的需求。中通客车借助山东重工资源协同研发,客车产品已覆盖8—14米等不同车型,涵盖油电氢等多种动力形式,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全场景的产品定制服务方案。凭借硬核产品力及价值创造力,2025年上半年,中通客车国内H系高端客车销量占比高达88%,高端旅团客车成为驱动中通客车营收增长的重要板块。
升级,培育新的战略增长极。在拖拉机领域,山东重工旗下农机装备龙头企业潍柴雷沃正引领中国农机从“手动挡”迈向“自动挡”时代。作为目前国内市场销量最高、技术最成熟的动力换挡拖拉机品牌,雷沃动力换挡拖拉机也已实现80—320马力段产品的商品化。与传统拖拉机相比,潍柴雷沃动力换挡拖拉机在车辆性能、舒适性和经济性方面优势明显。
从攻坚核心技术到创新价值链,再到培育增长极,山东重工用系统性策略证明:链合创新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环环相扣的系统创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