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化工装备与仪表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引“金融活水”灌溉“实体之树”,这家银行“头雁”正高飞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更新时间:2025-10-22 12:56:59
在山东德州一家化工企业的车间里,新投产的尼龙66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工行客户经理与企业负责人穿梭其间,讨论着下一阶段设备更新的融资方案。这幅场景,正是山东工行以金融之力助推山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山东工行加大创新力度,充分保障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
作为全国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经济大省,山东迈向“先进制造业强省”的一步步里,金融活水也精准滴灌至产业链每一个环节。而山东工行,正是这片沃土上最坚定的耕耘者之一。
近年来,该行聚焦制造业贷款投放,连续多年印发《制造业服务指导意见》,在组织推动、资金规模、利率授权、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谋篇布局。
这种战略定力结出硕果:截至9月末,山东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200亿元,是山东首家突破这一关口的国有商业银行。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净增147亿元,制造业贷款、中长期贷款余额和增量实现同业“四个第一”,贷款重点支持高端装备、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制造业优质客户和重点项目。
多个“第一”背后,是工行以“首位”担当呼应山东“先进制造业强省”的坚定步伐。
 
工行济南分行科技金融中心与高新支行合署办公,积极服务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面对制造业企业的痛点,山东工行以创新金融服务破题:聚焦“集群化”,创新“产业e贷、园区e贷”,集群式服务产业链骨干企业上下游客户,累计为4000余户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结合全省各支行辖内资源及业务发展情况,累计设立43家科技支行,实现了国家级高新区、省级高新区的全覆盖;推出“科技型企业全旅程数字化赋能”系统,对科技型企业进行精准量化评价,推动“主动授信”更加数字化线上化。截至9月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八类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双双“站稳”2000亿元关口。
这些生动的案例,无不揭示出山东工行助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价值:金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金渠道,而是通过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成为企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合伙人”。山东工行与合作企业的携手同行,正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
(大众新闻记者 都亚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