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化工装备与仪表 > 国内新闻 > 正文内容
菏泽: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菏泽广电网     更新时间:2025-10-22 12:58:17
“十四五”时期,菏泽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动力,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在鲁西新区,山东菏泽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铁动车组及客货列车刹车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产品不仅广泛覆盖 “和谐号”“复兴号” 等多数高铁车型,更远销海外市场。
 
山东菏泽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启伟:“别小看这小小的刹车片,它能让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稳稳停下来。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我们已经把所有的产品 获得了crcc认证,目前已覆盖国内大多数高铁车型,还有部分产品,也获得了uic认证,覆盖国外大部分的高铁车型。”
 
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加速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制动闸瓦闸片年产能从40万片跃升至100万片,产品品质与稳定性实现双重飞跃。德通新材料也在国内同行业中成为首个获得欧盟UIC认证的民营企业。
 
山东菏泽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部部长宋呈威:“目前这台设备最高运行时速可达537公里,它的模拟最大制动负载可达52吨轴重,最大模拟压力能达到120千牛。而且可以同时模拟零上40摄氏度到零下40摄氏度之间不同的环境温度,从严寒到酷暑都可以,他目前已经涵盖了国内所有的地铁、机车、高铁等所有车型的运行标准。”
 
“十四五”期间,菏泽梳理确定了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机电设备制造等10条重点产业链。并出台了《“强基固本 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定陶区,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电磁屏蔽膜细分行业的“链主”企业,带动当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其生产的导电布,广泛运用在手机、电脑等电子终端上。
 
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熙:“因为现在咱们的需求都是越来越薄,这是5D的纱线,这个纱线9公里长,只有5克,我们拿这么细的纱线把它制成布,基本上是薄如蝉翼的,你看基本上是透明的了。”
 
目前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华为、小米、京东等企业,打破了我国企业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标志着我国高端电磁屏蔽材料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十四五”以来,菏泽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23家,较2020年增长179.3%;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68家,较2020年增长434.3%。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转型与数智升级成为制造业突破发展的 “金钥匙”。“十四五”期间,菏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工业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在山东正道轮胎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业机器人精准地完成每一道工序,能耗实时监控系统清晰显示着每台设备的能源使用情况。
 
山东正道轮胎有限公司 生产总监赵玉军:“现在我们公司现在每分钟能生产 56 条轮胎,这些轮胎会被输送到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我们企业还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成为我国轮胎行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如果说绿色是企业发展的 “底色”,那智能化就是提质增效的 “引擎”。为破解传统生产的效率瓶颈,山东正道轮胎主动 “破局”,引入行业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与智能控制系统,让生产全流程实现 “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 三升级。
 
山东正道轮胎有限公司车间主任李林:“我们工厂自从上了这台自动化设备之后,整体的损耗降低10%左右。这条生产线自动化设备节能更有节能化、绿色化,整体能节能30%左右。”
 
截至目前,菏泽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省级绿色工厂35家,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园区4个。
 
“十四五” 期间,菏泽通过精准的产业链布局、持续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主动求变,不仅实现了产业能级的跃升,还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和国际化竞争中取得显著突破,实现工业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记者:张文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