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化工装备与仪表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威海化机刷新全球反应釜扭矩纪录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更新时间:2025-10-22 13:06:28
“我们这台磁力驱动反应釜,扭矩能到59000·Nm,刷新了全球纪录!以前行业里最多也就20000·Nm。”在威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威海化机”)的生产车间,搅拌技术部部长孙奎峰指着即将发往项目现场的设备,语气里满是自豪。这台历时两年研发的“大家伙”,不仅是威海化机的“新名片”,更让中国高端化工装备制造站上了全球新高度。
这台刷新纪录的反应釜,并非通用型设备,而是威海化机为全球领先的CO₂ 制可降解塑料项目“量身定制”的核心装备。可别小看这个“大家伙”,它要面对的工况堪称“极端”:反应时不仅温度高、压力大,还得搅拌高粘度物料——要让搅拌系统“转得动”,就需要超大扭矩。同时,必须做到“零泄漏”,一旦漏料,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引发安全风险。
 
“以前的设备根本扛不住这种工况。”孙奎峰介绍,为攻克这一难题,威海化机联合顶尖设计院等合作伙伴组建攻关团队,耗时两年反复打磨:调整磁力传动系统参数、测试特殊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耐候性,最终成功突破搅拌系统传质传热、设备整体可靠性等一系列国际行业难题,造出了这台既“有力气”又“守得住密封”的“国之重器”。
如今,这台“扭矩王”反应釜已成为绿色发展的关键纽带:它能推动CO₂ 高效转化为可降解塑料,把温室气体“变废为宝”、减少碳排放,又能替代传统塑料、解决“白色污染”。“这台设备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成为连接‘碳排放’与‘绿色产品’的关键桥梁。”孙奎峰说。
除刷新全球扭矩纪录的硬实力,威海化机的“定制化服务”同样是其核心竞争力。走进企业车间,几乎找不到两台完全一样的反应釜。“我们没有标准款,每一台都是根据客户需求从头设计的。”孙奎峰解释,不同行业、产品对反应釜的要求天差地别:生产食品级聚丙烯,要保证设备内壁无杂质;生产医疗材料,需符合无菌标准;生产氢能电池材料,则要耐高压、抗腐蚀。
 
为此,从30立方到90立方的釜体容积到搅拌系统的结构形式、进料口位置,威海化机都会根据客户工艺需求“量身打造”。“比如客户要生产汽车POE电池交联剂,我们会调整搅拌速度和反应温度,让原料反应更充分,既提高产量,又降低能耗。”孙奎峰举例道。
 
过硬的技术与定制化服务,让威海化机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早在20年前,企业就与日本神钢集团建立合作,一直延续至今。日本神钢职员胜嘉由子评价:“他们的质量、技术、交货期都是世界一流,我们很放心。”
能打动国际巨头,靠的不只是技术,还有稳定的综合实力。近两年,威海化机年产值稳定在10亿元左右,在国内反应釜领域稳稳占据重要市场地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等领域——从无糖饮料到高端尼龙,从建材涂料到新能源电池材料,我们日常的吃、穿、住、行背后往往都藏着威海化机装备的“身影”。
 
谈及未来,孙奎峰把目光投向了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新材料领域:“现在可降解塑料、高端医疗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离老百姓生活越来越近,我们要靠技术创新,造出更多适配这些领域的反应釜,让‘威海制造’服务更多人的美好生活。”
记者手记
从打破全球扭矩纪录,到用“定制化”满足千行百业需求,再到以“零泄漏”技术守护绿色发展,威海化机用50年的深耕证明——中国装备制造不仅能“跟跑”,更能“领跑”。
其实,威海化机的故事,远不止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像是无数中国制造企业的缩影:在看似冷门的细分领域里,不浮躁、不冒进,把每个技术细节做到极致,把每台设备的价值落到实处。这便是最动人的“中国制造”逻辑——不追求表面的喧嚣,只专注于内核的坚实,用技术的力量,将工业与生活、现在与未来紧紧相连。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郑莉 通讯员 林慧芹 孙鹏 报道)
   相关新闻